□晚報記者 孫丹 製圖 任萍
  如何讓中國夢在發展中與世界繁榮互相銜接、互補有無?在“中國夢的世界對話論壇”第二圓桌會議上,專家們紛紛建言,有學者認為中國夢要與世界共享,要進一步解決不同文化間溝通交流所帶來的問題。
  “中國夢”要和世界人民共享
  ——譚中
  美國芝加哥大學訪問學者
  中國是“天造地設”的文明國。中華文明從不逞強、好戰,“和為貴”。可以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曆史上最佳時期。新中國六十餘年來,國內消滅剝削制度與階級,底層社會在意識上徹底“翻身”,過去“一窮二白”現象大變樣。但中國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留意。
  “中國夢”要和世界人民共享。中國歡迎各國人民到中國來一同享受“夢文化”。13億人的“中國夢”里都會有“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的內容。中國要和美國建立“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中國要和鄰國興衰相伴、安危與共、同舟共濟;中國要和全世界共同繁榮昌盛。中國歡迎外國人做“中國夢”,中國人也要做外國人的“夢”。“中國夢”要把“天下大同”的理想變成現實,“中國夢”要把中國與地球上所有國家團結成“大同世界”,“中國夢”最終會成為“世界夢”。
  期待建立新的文化認同價值鏈
  ——顧敏
  臺灣濟慈大學國際漢學教授
  中國夢是開放性的,至少包括中國人的夢和參與中國的夢這兩大部分。中國夢的社會背景,必然要建立在一個現代化的中國文化認同上。簡而言之,現代中華文化便是建立一種包含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的價值和人類各民族平等相處的新倫理。中國夢可以是一個簡單的抽象概念,也可以是一個一系列圍繞著人類新文明框架的探求; 不論是抽象概念或是追求人類新文明的整體發展,如何建立一個文化認同的價值鏈,似乎是中國夢進行式中一項不容忽視的事情。
  文化認同是由許許多多有形工程與工作,匯流合成、累積出來的無形成果。文化認同也是人類文明中最複雜、最龐大、最耗時的一個社會化過程。社會化過程,系指形成一種自然而然的歸屬感和共同記憶。
  創建一套具有中國特色與中國元素的價值觀和人類相處的新倫理,不受各種生活方式與傳統、年齡種族性別等的影響,讓人們自然而然地擁有與共享,同時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活圈和自我揮灑空間。在經濟全球化十多年後的今天,歷史資本主義已經發展到極限,貧富差距愈發嚴重,中國元素的新倫理,例如為富而仁、富而好禮等傳統精神,都可以對經濟全球化帶來一種再平衡。
  中國夢的文化認同價值是一項十分艱巨的文明工程。從文化發展的創新角度來看,我們期盼中國夢的全面實現,這樣的期盼不僅是從中國人的角度出發,而且也是從全球參與的方向出發。
  能與世界分享的中國夢
  ——趙啟正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
  中國夢的提出激勵了中國各民族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更加堅定地前進;也在全世界得到廣泛反響,一方面許多國家的公眾對中國偉大復興的前景表示期待,同時也有各種來源的猜疑或猜忌,乃至歪曲。
  相當多的外國人的“中國夢”是追求中國的巨大市場。有的西方著名學者甚至歪曲中國夢“是建設一個越來越強大的中國,一個亞洲各國乃至世界各國——包括非洲和歐洲都將臣服的世界大國”。
  實現中國夢需要有好的輿論環境,對於種種誤解、偏見或歪曲的負面影響,我們必須給予足夠重視。中國對外正確地說明中國夢是我國對外宣傳或公共外交的要旨,需要表明中國夢不是狹隘的、利己主義的,更不是霸道的,而是通過和平發展道路去實現,並必定能與世界分享,必定有利於世界的和平發展。
  中國夢是中國發展的總趨向,需要及時地註入階段性的方向和實質性的新內容才有恆久的生命力。十八屆三中全會宣佈了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
  理性平和精神是實現中國夢的前提
  ——童世駿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教授
  “中國夢”是中國人對自己國家未來的憧憬,而這種憧憬是“中國觀”的擴充和深化。就中華民族精神的五個特征(尚賢的民本主義、重情的團體主義、務實的理想主義、辯證的理性主義和好學的世界主義)而言,我們對於中國之為“中”國不能只做空間上的簡單詮釋,還應做義理上的全面理解。上述特征都包括了兩個因素:務實和理想,尚賢和尊民,重情和為公,辨證方法和理性精神,為我之學和天下主義。每一條的兩個因素看似對立,卻又彼此共存、互為補充。其實,中華精神最美妙之處,就在於這種兩極相通、對立統一的辯證思維,這種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健全心理。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維持中道、避免極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中國曆史上,思想片面,行動偏激,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意識到這一點,是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真正發揚中國精神的必要前提。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國近年來所提倡的理性平和的精神,既是對中華民族理性傳統的繼承,也是對整個中華民族傳統的提升。
  人類文明處於歷史轉折點
  ——陳學明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那麼,中國究竟進入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才稱得上是“復興”了呢?顯然,這不僅僅是指GDP翻了幾番。無疑這是基礎,但遠不止如此。剛結束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提並論,昭示出只有當中國進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狀態,中華民族才算是真正“復興”了。
  實際上,只要我們放眼看一看當今中國是如何在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同時,又力圖使在西方工業文明發展過程中司空見慣的那種代價降到最低限度的,如何在努力把蛋糕做大的同時又千方百計地使做大的蛋糕惠及所有人,如何在推崇經濟發展的同時又註重民生、維護社會的穩定、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如何在強調經濟建設的同時又先後提出了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如何在致力於實現小康的同時把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置於突出的位置,如何在滿足人的物質需求的同時又通過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來塑造一代新人,就能深刻地領悟到,在當今中國的土地上究竟發生了什麼和即將發生什麼,就可以知道中國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真正內涵所在。
  而一旦中國進入這樣一種狀態並因此而“復興”了,那也就意味著一種新的人類文明在中國這一古老的大地上形成了。現實無情地告訴人類:人類文明已處於一個歷史的轉折點上。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呈不斷擴大趨勢、人類的生態容量已快接近底線、人日益成為“單向度”的消費機器,所有這些都說明人類正呼籲一種新的文明的出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否具有世界歷史意義,完全取決於它是否為人類文明應對這些所面臨的挑戰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它是否為人類追求一種新的文明探索出新路?正因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標志著一種新的人類文明的形成,所以中國夢的實現具有深遠的世界歷史意義。
  創造以中國價值觀為基礎的商業模式
  ——沙學文
  英國華譽傳媒有限公司總裁
  中國夢將激發和調動中國人的活力,它將引導所有人朝著民族復興的願景前進。這不僅僅是就經濟而言。中國在過去幾十年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發展,而對於當今中國,更多的是圍繞可持續發展與和諧的價值觀和形象而言。中國夢將成為有力的價值和思想嚮導,幫助中國人以更積極和更加可持續的方式保持增長。對領導人而言,這意味著使用一種新方式與人民溝通和交流。新一代中國人生長在信息時代,他們習慣從媒體和互聯網上發達的社交網絡中獲取資源。中國夢可能也意味著為中國共產黨與人民交流創造新方式,並引領人民向著更加可持續增長的新時期轉變。為此,中國需要發展出新的溝通工具和新的溝通形式,而且中國夢的推廣必將依賴這樣的工具的發展和使用,其內容也將以價值觀為導向。
  在國際舞臺上,中國夢則意味著幫助中國公司創建成功的品牌,向價值鏈的前端移動,產生更多的創造和製造價值,成為更加盈利的公司。
  就價值觀、理念和創造力而言,中國是一個非常富有的國家,應該與世界分享,而中國公司卻尚未成熟,尚未掌握溝通和情感營銷的藝術。當前,中國公司的增長需求促使他們尋找新的創新方法來增加利潤。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已形成深厚聯繫,中國公司不可能依靠舊方法來繼續維持繁榮。他們需要的是增加價值,並更多地與外界交流中國價值觀。他們需要讓外國人承認中國價值觀,並從中受到啟發。中國公司也需要找到一種中國式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夠真正使他們受益的商業模式。大多數中國公司在成長過程中已經發現機械模仿西方商業模式不再使他們受益。這種模仿甚至會造成傷害。西方商業模式不僅不適合中國文化和管理風格,其模式本身也不斷經受考驗。上一次金融危機已經展現了西方金融模式的脆弱。中國夢,從實際角度來看,或許會創造一個以中國價值觀為基礎的商業模式,並且為在海外經營的中國公司描繪新的企業社會責任藍圖。這對於在海外發展、正面臨著越來越多挑戰的中國公司來說,是急需的。人們經常談論“分享價值”這樣的概念,但這其實並不是一個新概念。幾百年來,價值分享都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事實上,中國夢不需要走得太遠去尋找溝通方式和靈感,中國人只需取其傳統精髓,然後把合適的理念和思想應用於今。
  總結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羅曼諾夫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研究員
  繁榮有兩個意義:物質方面的繁榮和精神、文化方面的繁榮,這兩個側面是相互分不開的。中國夢對於中國的物質繁榮,對於世界的物質繁榮,對於世界精神的繁榮一樣重要。
  我可以大概就討論作個總結:
  第一個問題是對中國夢的哲學思考。如果沒有中國很豐富的文化資源,中國夢很難全面發展,所以中國夢是必須要依靠中國精神,中國精神這就是中國文化,就是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資源。比如,有學者提出的一些哲學概念,說辯證主義、物質理想主義,就是通過這些觀念對中國文化的根源進行全面分析。所以,中國夢離不開中國曆史資源的豐富。雖然是中國夢,但中國夢的崛起跟中國夢在全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國的經濟崛起。與會學者也表達得很清楚,就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很重要,但GDP並不能決定一切,所以中國的發展模式也是對中國夢很重要的資源。
  第二個問題是中國夢在國外的傳播有哪些障礙?與會專家都作了很詳細、全面的分析,比如,有一個現象在國外估計並不少見,就是把中國繁榮富強的夢想誤解為中國霸權的夢想,這樣的解釋是沒有客觀基礎的,也不符合實際情況。但像這樣的誤解需要客觀對待,也需要深入研究,就是研究跨文化交流問題。在其他國家的文化有哪些障礙,哪些偏見,哪些成見的概念?對於中國夢做傳播存在哪些障礙、阻力?
  另外一方面,我發現我們討論的共同題目也有不少。比如,在我們的討論中也有不少與會者分析了中國夢接下來的發展,就是離不開中國道路,但是中國道路怎麼總結?比如就是靠自己力量去發展,靠中國體制不斷自我優化,在這個基礎上以最好、最優越的條件融入世界。為什麼外部世界對中國夢有興趣?最重要的是,因為有中國發展的和平、平衡的價值觀念,使中國經濟發展非常穩定,也由於這個原因不少外國人對於中國夢有極大的興趣。關於中國夢的傳播,大家提到了同一個問題:誰傳播中國夢?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我剛剛提到的外國人對於中國夢的不理解。其中一方面要更深入研究,在文化方面缺乏什麼?除了提高中國的夢想故事的傳播聲音能力以外,要多研究國外的文化狀態,多研究國外中國學、國外漢學的轉換,但溝通也離不開翻譯工作,就是中國夢跟外部世界接觸離不開翻譯的工作,但翻譯的工作並不是就像電腦一樣有一個詞,找另外一個字來完成就好了。作為理想的傳播工作,一定要理解兩種文化的背景,中國文化背景和那些國外的文化背景。
  最後,用學者費孝通的一句話作總結就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這種精神道出了中國夢與世界繁榮的關係。  (原標題:傳播中國夢的聲音要加強溝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g92xggwd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