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山網訊(通訊員李玉英 梅現毓報道)團結農場職工在向額敏縣特色養殖戶(中)“取經”(攝於7 月20 竹北房屋日)。李玉英攝
  團東森房屋結農場醫院醫護人員在給額敏縣郊區鄉加依勒瑪村的村民量血壓(攝於7 月16 日)。近年來,團結農場經常組織醫療隊到地方鄉村為少數民族群眾送醫送藥。李玉英攝
  “去年,我種植的200 畝玉米是由團結農場農機手播種的,技術員還幫著在玉米地里安裝了滴灌設施,玉米畝產達到1.1 噸,比上年提高300 多公斤。今年,我又請他們為我播種,你看,玉米長得多壯實!”7 月25 日,額敏縣郊區鄉加依勒瑪隨身碟村村民肖龍全高興地對筆者說。
  有事沒事常來往,大事小事常商連不爭高低SD記憶卡比貢獻,不爭名利搞共建。近年來,九師團結農場職工與額敏縣地方鄉村的群眾互相幫助,親如一家,彼此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用真情和汗水共同譜寫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兵地融合發展的動人樂章。
  科技扶持,鄉村農民實現快速外接式硬碟增收
  自2011 年起,九師團結農場、一六六團、一六七團等團場,開展了幫助額敏縣郊區鄉、上戶鄉、瑪熱勒蘇鄉等鄉鎮共建萬畝示範田活動,活動開展3 年來,已幫助額敏縣建設了5 萬畝高標準示範田。一流的耕作技術和耕作模式得到了地方幹部和村民的好評。
  今年,團結農場與額敏縣郊區鄉結成共建單位,共建1 萬畝高產示範田。過去,地方村民都是以家庭為單位,這一塊地種打瓜,那一塊地種玉米,比較分散,不利於管理。結成共建單位後,團結農場將郊區鄉加依勒瑪村八一隊小家小戶零散的地塊連成了整體,進行科學的管理。額敏縣郊區鄉加依勒瑪村黨支部書記朱世偉說:“萬畝示範田設在了我們村,集中種植,容易管理,還能提高單產,這種模式很受村民歡迎。”
  加依勒瑪村村民肖中說:“以前我們村的農機手播種時不打線,播行自然不直。兵團的農機手播種時,先打線,再播種,播行筆直筆直的。他們播種,地頭地邊充分利用,土地一點也沒浪費。”
  據不完全統計,團結農場每年為周邊鄉鎮犁地2 萬多畝,播種3 萬多畝,服務價格與團場一樣。
  為鞏固團結農場和額敏縣融合經濟的發展成果,雙方加大了互派幹部掛職力度。額敏縣和團結農場先後派出多名幹部相互掛職鍛煉,為當地發展註入了不竭動力。
  團結農場農業新品種和新技術引用,在當地處於領先地位,無土栽培、熊蜂授粉以及滴灌技術得到普遍應用,技術上和管理上都積累了豐富經驗。而額敏縣應用滴灌技術比較晚,非常缺乏懂滴灌技術的人才。為此,團結農場選派農業專業人才到額敏縣郊區鄉掛職副鄉長,負責滴灌技術、科技推廣等工作,為發展節水農業創造了條件。
  加依勒瑪村村長包爾江說:“以前我們村玉米的畝產在800 公斤左右,經過團結農場在科技上的幫助,2013 年畝產達到了1100公斤。”
  團結農場四連與郊區鄉五一隊僅一路之隔,四連職工每年都為五一隊的農牧民送科技圖書,在田間地頭手把手地教農牧民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節水灌溉技術、玉米精量播種技術等技術。五一隊的農牧民也把大棚養殖的技術傳授給四連職工。雙方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形成了民族團結、融合發展的良好氛圍。
  團結農場四連職工邢玉中、黃心順都是從內地來的新職工,缺乏養殖經驗,五一隊的村民哈巴克得知這一情況後,經常到邢玉中、黃心順家,把自己的養殖經驗無償地傳授給他們,為他們發展自營經濟提供了幫助。
  資源共享,地方農業龍頭帶動團場基地建設
  2008 年,團結農場與中糧集團額敏番茄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10 年番茄生產基地合同,建立了“基地+農戶”的互惠互利長期合作關係。這些年,團結農場每年向中糧集團額敏番茄有限責任公司提供優質醬用番茄5萬噸以上,為地方發展工業提供原料,按每交售1 萬噸番茄,原料公司向團場返還工業利潤15 萬元計算,團結農場每年可獲得工業利潤75 萬元左右。
  塔城永利公司和團結農場共同建立了無公害蔬菜出口基地、萬畝果蔬種植基地,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果蔬生產、保鮮、儲運、出口產業鏈。無公害蔬菜出口基地的建設為雙方帶來了利益。目前,特色種植和養殖收入已占團結農場職工總收入的80%以上。2012 年,團結農場被農業部確定為國家級蔬菜標準化示範團場,被國家質檢總局確定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
  每年5 月,團結農場都會與郊區鄉共同召開兵地共建融合發展座談會,與會人員建言獻策,共商兵地融合發展大計。雙方就發揮各自優勢,在人才培養、勞務合作、解決糾紛、資源共享等方面不斷加強合作。
  為了提升兵地融合發展的層次和水平,團結農場出台了《關於加強兵地團結、促進融合發展的意見》。該《意見》實施後,基層遇到糾紛,雙方相關領導就會馬上接洽,在商議中雙方都能替對方著想,最後不但問題得到解決,關係也更加融洽。
  團結農場鋪設公路、修建房屋等,每年需要上萬立方米的砂石料,這些砂石料都是從地方鄉鎮拉運而來,地方各族群眾從未拒絕過。
  近年來,兵地之間已組織多次農牧業生產觀摩活動,互相學習對方的先進經驗。去年,團結農場組織多批職工到郊區鄉學習牛羊育肥技術,增強了農場職工發展畜牧業的信心。去年,團結農場實施了“萬頭育肥牛羊工程”,投入1000 多萬元,新建了育肥牛羊基地,已有52 戶哈薩克族職工進入基地發展養殖業。今年,團結農場又投入800 萬元,給56 戶少數民族職工新建牛羊育肥圈舍,通過集中建圈示範,帶動農場牛羊育肥業發展。
  每年團結農場在收穫甜菜、番茄時,郊區鄉五一隊、八一隊都會組織上百名勞動力,幫助團結農場職工削運甜菜、採摘番茄等,既解決了團場勞力不足的問題,又增加了地方村民的收入。
  社會共融,開展醫療互助,方便群眾就醫
  塔爾巴哈台山南麓的團結農場庫斯特草場與塔城市種牛場、額敏縣上戶鄉毗鄰。多年來,團場職工群眾與周邊鄉場的各民族群眾互幫互助、友好相處,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團結農場醫院醫務人員為各民族群眾上門送醫送藥,足跡踏遍了方圓數10 公里內的每一個鄉村牧場。
  在團結農場醫院,為方便少數民族群眾看病就醫,少數民族患者看病需住院的,可先看病,後交錢。三里莊村69 歲的維吾爾族老人鐵母汗因腹部脹痛,先後到塔城市兩家醫院求醫。一家醫院不收,另一家則要收押金8000 元。鐵母汗一時拿不出這些錢,這時有人勸她到團結農場醫院試試。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鐵母汗來到團結農場醫院,醫院及時組織醫護人員給她會診,組織搶救。經過15 天的治療,病人痊愈。出院時,鐵母汗全家人都流下了感激的淚水,鐵母汗不停地說:“兵團的醫院亞克西(維吾爾語:好)。”
  塔城市也勒牧場牧民哈薩克族婦女帕麗買合蘇提在團結農場醫院生產時,產後大出血,由於失血過多,生命垂維急需輸血,可醫院當時沒有適合的血。醫院立即派專車從九師血站緊急調血,帶著濃濃民族情的血液輓救了帕麗買合蘇提年輕的生命。出院後,帕麗買合蘇提一家給醫院贈送了一面錦旗,上寫“技藝精湛風格高尚,服務熱情民族情深”。
  團結農場醫院自建院以來,始終為當地各族人民防病治病,積極為地方各族群眾提供醫療服務,開展義務巡診、義務咨詢活動。
  為方便地方農牧民就醫,團結農場醫院在農場四連、一連、五連衛生室增添設備,增加醫療項目。
  團結農場中學從兵地團結的大局出發,使在校就讀的地方上的百餘名學生同團場學生一樣享受“兩免一補”待遇。地方農民在團場落戶後,購買樓房時與團場職工一樣,每戶享受4 萬元的補貼。自2011 年以來,團結農場年年被自治區、兵團授予“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先進集體”稱號。  (原標題:九師團結農場與額敏縣鄉村融合發展紀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g92xggwd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