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貼 )民進黨走出「盲山」? 大陸導演李楊2007年拍了一部電影「盲山」,描述一位剛從大學畢業的女子為了賺錢還債,被拐騙到大陸北方山區一戶農家當媳婦,在全村上下共同監視之下,她雖然千方百計想逃離山村,但一次又一次失敗,最後她被折磨得生不如死,身心嚴重受創。 民進黨的大陸政策,似乎也像是一座「盲山」,在高舉「反中」的口號裡,多年來不只困住了民進黨自己,也困住了台灣,在全黨上下共同監視之下,沒人走得出這 座「盲山」,也沒人有勇氣跨出這座「盲山」。一直到2009年5月21日民進黨籍的高雄市長陳菊藉由「行銷高雄世運」之名,在517嗆馬保台大遊行的「反 傾中」氣氛還溫熱之中,一舉飛越海峽到北京、上海訪問,終於為民進黨的「盲山」找到一條出口。  只是,陳菊義無反顧的大動作,到底只是一種英雄式的激情,還是有她深謀遠慮的考量,這應該是攸關兩岸關係發展的焦點。●民進黨的「盲山」  當然,要了解陳菊大動作的意義,還是有必要先了解民進黨所構築的「盲山」,這座「盲山」主要是由「台獨」和「反中」這兩個意識型態所組成。如果用科學化一 點來論述,那麼「台獨」是一個目的,「反中」是一種手段。傳統上思考這兩種意識型態組合的關連性,大致認為民進黨是把「反中」當成手段,希望能達到「台 獨」的目地。  但從民進黨失去政權以後,大家的思考已經轉向,「反中」本身就具有工具性的價值,它不必 酒店打工然跟建立「台獨」有關連性。所以在李登輝主政的時代,他操作「反 中」,目的是為了維護國民黨當時的政權,而不是為了追求「台獨」,這也是李登輝後來自稱他並沒有主張過「台獨」,似乎也是可以說得通的地方。  同樣的,阿扁主政八年,他操作「反中」的目地,也是為了維護民進黨的政權,並非純然是要追求「台獨」,這也是阿扁後來在牢裡說他主政八年最後悔的是沒有舉 辦「統獨公投」,也沒有宣布「台灣獨立」的事。所以了解「台獨」和「反中」並非有必然的關連性,那就可以更清楚理解當下民進黨大陸政策所出現的問題。  以目前整個綠營來看,對待「中國」這個圖像,大致可以區分為「反中派」、「反傾中派」和「面向中國派」等三派。以下我們就分項來分析他們的屬性。一、「反中派」  「反中派」目前是以「新獨派」為主體,他們集結在「台灣社」,以及幾個以「社」為名稱的各地「新獨」,比較活躍的除了台灣社、北社之外,南社、東社的活動力也很強。他們就是傳統把「反中」當成工具,把「台獨」當成目的的奉行者。  「反中派」相信最大的敵人不是馬英九,而是蔡英文。因為蔡英文高舉「反傾中」的口號,他們認定目的是在暗助馬英九維護政權,而不是要追求建立「台獨」這個 目標。所以私底下幾個「社」一直不斷尋求另組新的政黨,希望跟民進黨分道揚鑣,以實現「台獨」的 西裝外套最高價值。事實上,以「社」為主體的許多學者,他們也不是 民進黨員,所以想要組織新政黨,對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麼包袱存在。二、「反傾中派」  「反傾中派」目前是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為主體,由於她掌握民進黨的大權,又有新潮流系作為奧援,所以應該是民進黨現階段最有實力者。另外「反傾中派」外圍 則有李登輝的台聯黨聲援,台聯黨會聲援蔡英文,當然也是因為李登輝對蔡英文有知遇之恩,所以表面上蔡英文是新潮流系力拱,實質上李登輝在背後支撐,也是一 個重大的因素。  問題是「反傾中派」的戰略目標是什麼呢?他們明顯的是在幫助馬英九,讓馬英九有足夠的理由去驅逐連戰、吳伯雄、江丙坤這批蔣經國所培養出來的「崔台菁 派」,畢竟這一派雖然為兩岸創造出和平的願景,但他們也早就被民進黨污名化成「聯共制台派」,以馬英九這批「反共教育」下成長的一代,他們之間的思考不只 存有代溝,甚至有更多的矛盾存在,特別是「崔台菁派」跟大陸經濟利益掛勾太深,不符合馬英九那種不沾鍋的個性,馬英九當然不可能容得下他們。  至於為何說「反傾中派」的民進黨新潮流系是在暗助馬英九,可得容我們後面再來陳述。三、「面向中國派」  「面向中國派」的有兩種,一種是呂秀蓮式的主張「面向中國」,認為台灣不可能自外於中國的發展,特別是為了追求兩岸的和平,台灣人更應該走向中國。另一種 酒店經紀 則是李文忠式的「不要把屁股對著中國」的「屁股派」,這種主張包括民進黨的「台獨理論大師」林濁水以及新潮流系的老民意代表大致都支持這種主張。他們跟呂 秀蓮最大的不同是,呂秀蓮是有想到大陸尋求「台灣的主體性」的目的,所以她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想法。李文忠的「屁股派」,則是想到大陸尋求台灣的 利益為目的。「主體性」和「利益」的分野本質上雖然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因呂秀蓮和新潮流系早就形同水火,所以即使沒有多大的差異,也要努力把差異找出來。  就因為雙方努力在找出「差異」,所以「面向中國派」雖然有相同的主張,但新潮流系一方面批判呂秀蓮想到中國作秀,一方面又急急如律令的把陳菊送上大陸去, 使得雙方的「較勁」有「輸人不輸陣」的「拚面子」意味,也因此,現在兩者倒是有誰能先登上大陸,以及誰被大陸接待的規格更高,誰就是贏家的想法。所以,大 陸雖然歡迎這一派登陸,但「面子」如果做不足,很容易弄巧成拙。●民進黨的利益  了解目前綠營對待中國大陸的態度分別之後,接下來大家所關注的應該就是民進黨這麼做,到底又「所為何事」?如果從「利益」的角度來分析,應該不難理解其中的奧秘所在。  國際關係學中的現實主義者,早就有把「利益」等同於「權力」的說法。民進黨從失去政權之後,馬上從一個權力暴發戶變成一個破落戶,尤其是在阿扁的貪腐事件爆發之後,民進黨的希望在 借貸哪裡,這是大家都在問的問題。  其實不用外界問,民進黨人也不斷在問這個問題。為了找尋民進黨的「希望」,有人從1990年代的李登輝身上去思考,有卻從2005年連戰毅然訪問大陸所獲 得的政治效益來進行考量,聰明的新潮流系少壯派成員,更是把兩者聯繫起來想像,他們逐漸在兩個事例中找出一些「棉棉角角」(台語「關鍵密碼」之意)的地 方。  就「李登輝事例」來說,1990年代當許信良提出「大膽西進論」用來對抗李登輝的「戒急用忍」政策之後,當時民進黨的新潮流系沒有去支持同黨的許信良主 張,反而在堅持「台獨黨綱」的立場之下,利用「民粹主義」的操作方式,把許信良逐出民進黨的政治舞台,讓許信良變成後來一直飄盪在紅藍綠之間尋找舞台的一 隻孤鳥。  在新潮流系的想法中,他們認為如果支持許信良,只會壯大許信良及其所代表的「美麗島系」勢力,所以反對許信良,轉向支持李登輝,反而容易從借敵人之手,有 效的清除黨內不同利益的派系。在這樣的思考之下,「李登輝情結」的發酵,可以說是新潮流系以邱義仁為首所操作出來的最佳「政治謀殺」案例。新潮流系以「李 登輝情結」壯大李登輝的勢力,讓他有機會清除國民黨內蔣家體系的「非主流派」,讓台灣順利走向民主化,爾後他們繼續支持李登輝「凍省」,操作李登輝和宋楚 瑜反目,讓2000年的國民黨分裂,才有後來民進黨阿扁政權提前產生的結果。  而經歷2004年連 裝潢戰和宋楚瑜合作競選總統之役以後,原先新潮流系想再繼續操作「扁宋會」,讓連、宋所代表的國民黨和親民黨的勢力再次分裂,但當時宋楚瑜的勢力已經時不我予,所以並沒法挽回後來阿扁因特支費弊案所造成的扁勢力消退的困境。  再就「連戰事例」來看,2004年連戰在「319槍擊案」的操作之下再次在總統競選中摔了一大跤,雖然他後來帶領群眾到總統府前的凱道「長期抗戰」,但還 是找不回失去的「總統夢」。2005年連戰為了找尋政治的新舞台,在阿扁政府的威脅與圍堵之下,仍然跨海到北京訪問。在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的「加持」之下, 連戰雖然沒法做足「總統夢」,卻有幸作為國共和解的第一人,能在歷史上留下這一筆,連戰此生已足。  「連戰事例」讓民進黨人想到失敗後能在歷史上留名,也可能藉此重造聲勢的作法,許多人也開始想到「連戰能,我也能」的意志。所以呂秀蓮表態願意到大陸訪 問,絕非真的想以「玉山午報創辦人」身份到大陸賣報紙,她的作法進可攻2012的總統大選,退可為歷史留下一段「佳話」,特別是在兩岸「和平發展」的時代 已經來臨,呂秀蓮如果能夠以在台灣到目前為止唯一擔任過8年「副總統」職位之人跨海過去,歷史一定有她的位置。  可惜的是,呂秀蓮要的價碼太高,包括她所提的三項前提,一是「不要求接受一中原則」,二是「不要求放棄台獨」,三是「入境不拿台胞證」,這對中國確實有點 頭疼,所以他們寧願選擇讓陳菊先過去「試水溫 土地買賣」,也沒法一下子接受呂秀蓮的「高調」要求。所以陳菊能夠「不拿台胞證」到大陸訪問,可說是佔了呂秀蓮的便 宜,這是毫無疑義的事情。  只是,新潮流系得了便宜還賣乖,林濁水就大力批評呂秀蓮是「成事不足、敗事也不足」,雖然他所舉的例子是呂秀蓮過去在任內到印尼搞外交所做出來的糗事,但 往事歷歷,難以再目,林濁水用過去的事例來批評呂秀蓮,當然還是有「項莊舞劍」的用意,這裡面林濁水必然知道「某些事在發生」,所以他認為呂秀蓮到中國大 陸訪問可能「成事不足、敗事也不足」,至於「某些事在發生」,又可能是什麼事呢?如果把「李登輝事例」和「連戰事例」合起來思考,應該就不然了解其中的源 由。● 「李登輝情結」的再造  其實,「李登輝事例」和「連戰事例」是當前民進黨新潮流系的「後進們」,正努力師法邱義仁那一代的前輩所製造出來的政治佳話,也就是他們想像如果能夠在馬 英九身上也創造出一段「馬英九情?」,未嘗不可以讓李登輝時代的歷史重演,問題就在於如何在國民黨內找到可以製造「馬英九情?」的矛盾因子。新潮流的後進 們經過仔細的分析之後,發現兩種因素是可以從中製造國民黨內部矛盾的著力處。  第一種因素是馬英九與連戰的矛盾;連戰雖然創造兩岸和平共榮的歷史,但國共所建立的平台,卻讓馬英九有被下指導棋的醋味,所以儘管馬英九表面上接受國共平 台所帶來的經濟利益,但政治上絕對不可能讓國共平台的「兵馬先至」,馬政府再 婚禮佈置來接收成果,這是政治ABC的問題,也是馬英九要把兩岸政治談判的時程一直向 後遞延到第二任以後的緣故。  在這個因素之下,新潮流系相信連、馬之間必然會有矛盾產生,所以他們一方面高舉「反傾中」,讓馬英九得以調整步伐走向中道,一方面可以讓馬自己的「代理 人」朱立倫可以從容的跨海過去。朱立倫能夠代表馬英九去參加「海峽論壇」,顯示馬勢力已經逐步要接收連戰所創造出來的兩岸和平果實。  第二種因素是馬英九和吳伯雄、王金平之間的矛盾;馬、吳的矛盾主要肇因於桃園縣長的初選,吳伯雄的兒子吳志揚在桃園搶位置搶得太兇,破壞了朱立倫在桃園的 戰略佈局,為了讓吳志揚知難而退,朱立倫的幕僚就從黨中央先行下手,沒有黨主席爸爸奧援,吳志揚想在桃園有所作為,也難。  當然,馬、吳的矛盾也不只是吳志揚的關係而已,更重要的是吳伯雄一直搞不定王金平,讓一黨獨大的國民黨立院黨團,像是一隻脫?野馬,馬英九如果不下手斬除 這批尾大不掉的地方派系老將,他的意志就無法貫徹。這種情形正如馬英九一直耿耿於懷的考試院和監察院的同意權,過程中原先馬所考量的考試院長人選台灣交通 大學校長張俊彥,因為被污指由台灣的寶來集團供養,這不只讓張俊彥自動退選,還讓寶來集團的總裁白文正丟了一條命。另外,監察院副院長提名人選沈富雄被國 民黨立委刷下來,也是促成馬英九要全力整頓國民黨立委的主因。  這種矛盾性的產生,馬英九幕僚促成馬競選黨主席,先擠下吳伯雄,再 網路行銷請立院副院長曾永權擔任黨主席競選總幹事,顯然未來由曾取代王金平的意味頗濃。這裡還有 一個事例可以看出馬已經慢慢的在撥除王金平的勢力,原先由王金平力挺的民主基金會執行長林文程,也在馬英九宣布競選黨主席之後遭到撤換。台灣的聯合報對此 事的報導很有意思,「馬英九總統透過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大幅換該基金會董監事與執行長等高層人事,總統府與國安會事先並未與擔任基金會董事長的立法院長王 金平徵詢,手法粗糙,引發不尊重王金平的批評」。撤換王金平人馬未徵詢王金平,其中的用意不言而諭。  由於馬英九和連戰、吳伯雄、王金平都有矛盾存在,所以新潮流系認為只要從中操作,必然會有製造「第二個李登輝」的機會,畢竟,他們想像如果馬英九的執政團隊失去「崔台菁派」的支持,完全依靠新一批的「高級外省人」和朱立倫的桃園幫支撐,一定會成為沙丘城堡。●「馬英九情結」給民進黨的機會  當然,寫到這裡大家的疑問是「馬英九情結」可能在民進黨內產生嗎?這不無可能。新潮流系的那批新秀們,他們跟馬英九、朱立倫的幕僚都有同窗之誼,每個月他 們固定在台北聚會,聊的話題幾乎都不會超出台灣政治發展的範圍,所以馬、朱想鬥爭連戰、吳伯雄、王金平,他們的幕僚可得藉助新系的想像力,這也是新系可以 插手到國民黨家務事的「平台」。  只是「馬英九情結」如果在民進黨內發酵,民進黨又可以獲得什麼樣的利益呢?起碼新系相信馬英九絕對不會想要做一個「中華民國終結者」,既然不?宜蘭民宿Q做「中華民 國終結者」,但連戰等人到大陸從來不稱「馬總統」,也不說「中華民國」,這讓馬英九可是耿耿於懷。試想,未來如果兩岸要進行政治談判,要想簽訂和平協議, 馬英九如果不能堅持「中華民國」和「總統」這兩個名義與身份,台灣不鬧革命才怪。  所以,連戰、吳伯雄等做不到的事,就由新系派遣陳菊去幫馬英九說出「馬總統」的稱呼,對馬英九來說,這可是「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作法。吳伯雄知道陳 菊在北京稱呼「馬總統」其中的政治意涵,所以他後來到北京參觀「湖廣會館」時,也不得不暗暗說了一句「中華民國」,只是這個稱呼似乎來得太晚了,在馬英九 已經決定兼任國民黨主席之後再說出,也已經挽不回吳伯雄黨主席的位置。  可以看得出來,新系操作「馬英九情結」,讓馬英九在國民黨內獨大,未來朱立倫是否能壯大到足以接下馬的棒子,這可是沒有人可以說得准的事。所以「馬英九情 結」如果能夠壯大,讓他有力量去削弱國民黨內的各地「諸侯」,那麼過去「李登輝情結」所造成的國民黨分裂的歷史,未嘗不會重演。  當然,這種政治操作如果能夠成功,又何嘗不是民進黨再起的機會?也就是說民進黨若想再起,不能只是依靠喊喊「反傾中」的口號,沒有背後政治操作所下的賭注,民進黨不可能真正走出「盲山」,當然也不可能有再起的機會。( 本文刊登在香港「中國評論」月刊9月號 )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開幕活動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g92xggwd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